近几年来,二氧化氯(clo2)由于其优良的消杀特性以及发生成本也在不断下降,因此越来越引起各行各业水处理厂家的重视,实际使用单位也越来越多。实际使用结果表明:用二氧化氯作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杀生剂,无论在效果上、操作上、安全上及费用上都有取代氯系杀生剂和非氧化性杀生剂的趋势。我们根据实际应用的和经验,把二氧化氯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作一概括性的介绍。
1二氧化氯的投加方式
由于二氧化氯(clo2)杀菌果好、持续作用时间长,因此通常可采用定期投加的方式。实际应用的跟踪试验表明:投加二氧化氯后z大杀菌率常常在投加后的1~3天时出现 。实验室试验中,二氧化氯维持99%以上异养菌杀菌率的天数有时达到5天左右。二氧化氯投加周期和投加量与系统状况、浓缩倍数、水温、所用水处理剂及水体中还原性物质的多少等有关。通常二氧化氯的投加周期为3~5天,长的也有达到一周的。投加量大,投加周期就可以长一些。
二氧化氯不仅能强力杀菌,而且控制藻类和粘泥也十分有效,这是氯气消毒所不能比拟的。二氧化氯作冲击性投加主要用于剥泥和迅速扭转水质恶化的状况,这方面也常常比在非氧化性杀菌剂(如烷基二甲基季铵盐——1227等)高出*。
当二氧化氯作为主杀生剂投加时,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辅以投加少量氯气来增强协同消杀作用,减少杀生剂用量和维持余氯。在氯源紧张、价高的地区也可不辅加氯气,而全部用二氧化氯作杀生剂。
二氧化氯作为辅助杀生剂投加的情况,主要用于氯源价廉易得可作为日常主杀生剂的地区。当加氯后效果不明显或加不上氯时,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辅加二氧化氯以控制水质恶化或维持杀生效果。
二氧化氯与氯同时或交替使用不仅费用上可有明显的节约,而且可以获得更好的杀生效果,还可以削弱微生物的抗药性以及减少水体中三卤甲烷(thm)等致癌物质的生成量,提高排水的安全性。
2二氧化氯的投加量
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也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系统状况、投加周期、泄漏进系统的还原性物质等。一般情况下,定期投加用于正常性杀菌处理时,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约为0.4~0.6mg/l,若折合成含2%clo2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简称“商品液” 则为20~30mg/l,投加周期长,投加量也相应提高。例如3天投加一次时,clo2商品液投 加量为25mg/l若改为5~6天投加一次,则投加量要达到50mg/l。当 辅以投加氯气时二氧化氯投加量可视加氯量大小而作相应的减少。
当水质恶化,微生物大量繁殖时,可以定期(如几周或1个月一次)加量或冲击性投加二氧化氯,投加量 通常在0.6~1.2mg/l clo2左右,折合成clo2商品液为30~60mg/ l。由于二氧化氯优异的杀菌灭藻性能以及实际使用时表现出来的优良的控制生物粘泥的作用,使二氧化氯可以全部或大部分取代价格高、用量大的非氧化性杀生剂,这类杀生剂作冲击性投加时 ,其商品投加量常常在100 mg/l以上。
3二氧化氯的杀生效果
(1)某化工总厂30吨合成氨循环冷却水处理,原来以cl2杀菌为主,当水质恶化时,即使每班投加75mg/lcl2,余氯仍常常达不到指标;于是再冲击性投加1227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投加量高 达100mg/l但效果仍旧很差,即使频繁投加1227,余氯还是不达标而费用骤增。后改用每月冲击性投加clo2商品液30mg /l,每班再辅以投加10mg/l的cl2,余氯即可达标, 细菌数也由原来的106个/ml下降到103个/ml,到第5天时异养菌杀菌率还维持在99%以上。
(2)某合成氨厂3天一次投加二氧化氯,每次投加商品液35mg/l,连续投加4次后停药一段时间,夏季停1周,冬季停4周,如此循环投加,细菌总数可控制在105个/ml以下。
(3)某石化烷基苯厂隔周投加一次cio2商品液70mg/l,隔周投加一次季胺盐类杀生剂50~100mg/l,二者交替使用,细菌总数可控制在103~104个/ml。
(4)某石化总厂2.5万吨/年c5分离装置循环水厂停车前进行清洗剥离操作,冲击性投加cio21.7~2.0mg/l,在基本不排污的情况下循环24小时。投药前循环水浊度5mg/l,c5112mg/l,总铁0.4m g/l投药24小时后浊度上升到35mg/l,总铁53.6mg/l,水体明显变浑,可见二氧化氯的除铁、清洗剥泥效果很明显。
由上述可见,对于不同的处理目的和要求及不同的系统状况,通过现场调整,可以设计出适合本系统的杀生剂z佳投加方案,达到既取得明显处理效果又节约费用的目的。
4投加操作
由于二氧化氯投加量少、加注时间短、投加周期长,相应地减少了总投加工作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英国greenprima余氯/二氧化氯/臭氧在线检测仪,高duan款pm8202cl,智能款pm8200cl,经济款pm7200cl三款控制器搭配bsens650传感器及baf615流通槽,可监测水中余氯、二氧化氯和臭氧,采用恒电压原理,测量稳定可靠,安装简单,性价比高。典型应用于饮用水,医院污废水,二次供水,工业过程用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