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鸭 绿色环保
鸭稻种养是指在稻田提供的生态区域空间内进行鸭养殖和水稻生产的一种生态型种养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鸭稻种养是对我国传统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研究表明:鸭稻种养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和提高稻米的品质,稻田中由于有鸭的存在,可以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农田环境的污染,从而营造出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生产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本文以鸭稻种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鸭的生长性能和水稻的经济效益。
科研人员把1200羽荆江麻鸭,随机分成3组,每组400羽,每组均采取鸭稻种养模式:鸭再生稻第一季、鸭再生稻第二季、五彩鸭稻。每亩稻田投放麻鸭12羽,试验稻田一共分为3块,每块稻田面积约为30亩。试验期1个月。每天18:00进行补饲,饲料为稻谷,根据田间饲料情况酌情补饲,稻田养鸭免疫程序按常规进行,水稻开始抽穗时将鸭从稻田里收回。实验结果差距很大。
鸭不同投放密度对水稻生长状况的影响见表1。按每亩稻田投放18羽时,对稻田的毁坏程度较大;按每亩稻田投放15羽时,会出现部分稻田毁坏的情况;而鸭投放密度为12羽/亩时,水稻的生长状况良好。但是鸭子体重差异很小。
常规稻田种植与鸭稻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见下表。三种模式的效益是:五彩鸭稻>鸭再生稻>常规稻田。与常规稻田相比,鸭稻种养模式的水稻产量较低,但经济效益较高。鸭稻种养模式每亩稻田比常规稻田的经济效益高930、1300元。
科研人员总结说:
(1)在稻田中投放麻鸭的密度为12羽/亩时,水稻生长状况较好,可根据鸭体型大小适当增减投放数量。
(2)与常规稻田和鸭再生稻相比,五彩鸭稻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最高。
(3)在鸭稻种养模式中,投放工作鸭、青蛙和种植诱虫植物等绿色防控措施可更好地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是科研搬运工,农大人以实际行动助力三农发展。